close

安海高氏宗祠

 

2009-01-06 09:05 

來源:晉臺宗祠及其姓氏源流     編輯:賀晨曦


高氏遠祖直溯上古炎帝神農氏。炎帝育于姜水,故以姜為姓。其後姜尚(或據其先祖伯夷之封地呂稱呂尚),也就是民間所稱姜太公,助周伐紂有功,封于齊國。六傳至文公,文公生公子高,其孫奚為齊國上卿,與管仲合諸侯有功,齊桓公命其以祖父名字為姓,於是有高氏。

  《郡望百家姓》云:“高氏望出渤海郡”。渤海為西漢時置郡,在今河北省、遼寧省渤海灣沿岸一帶。以後漢有高洪任渤海太守,子孫蕃衍,成為望族故云。《廣韻》云“望出渤海、漁陽(戰國時燕始置郡,在今北京市密雲縣西南)、遼東(戰國時燕設郡,秦漢沿襲,相當今遼寧省大淩河以東地區)、廣陵(東漢時置郡,在今江蘇省揚州市一帶)、河南(漢代置郡,相當今河南洛陽市一帶)”,表明高氏自渤海灣向國內各地的發展。到漢代,高氏已是國內常見姓氏之一。

  歷史上高氏名人眾多,如:東魏渤海蓓(今河北景縣)人高歡 (496—547),掌魏兵權,稱大丞相,執東魏 政十六年。死後,其子高洋代東魏稱齊帝,追尊高歡為神武帝,傳六主二十八年。高潁 (?一607),隋渤海蓓人,一名敏,隋文帝時任尚書左僕射,執掌朝政。先後推薦蘇威、楊素、賀若弼、韓擒虎等人為將相。開皇五年(585)請頒布輸籍法。滅陳時任元帥長史,主持軍事。煬帝時任太常卿。高季輔,名馮,以孝聞。唐貞觀初拜監察御史,彈劾不避權貴,數上書言得失。唐太宗賜鐘乳一劑,日:“卿進藥石之言,朕以藥石相報”。高仙芝,唐大將,因功累升安西副都護、安西節度使。安祿山叛亂時,以副元帥出征。高適(700—765),盛唐詩人,字達夫,善寫邊塞詩,詩風沉雄深厚,人將他與同時的詩人岑參並稱“高岑”。高駢(?一887),唐末幽州(今北京西南) 人,世代為禁軍將領,屢次率兵駐防西南,僖宗時任淮南節度使,諸道行營都統等職。

  晉江高氏始祖高鋼(844—936),號一清,原屬渤海支派,世居河南光州固始。唐末黃巢之亂,中原百姓相率流移奔徙。時高綱跟隨王審知入閩,先寓潮陽,繼抵漳浦。後至福州,卜居福州懷安,地曰鳳岡,始歷務農,暇讀詩書,得閩王王審知奏舉,累遷從政郎,致仕于家,子孫繁衍。人稱其聚族處曰“高洋宅”。 高鋼歷傳五世至高FA500.bmp,字德調,官正議大夫,後周顯德四年 (957)知平海軍,官于漳泉,因禦海寇而殉難,賜葬于晉江陶冶山 (今磁灶),賜謚文忠,二子鑌,鎰,墓廬以守,遷居安平,是為安平早期五大姓(高、洪、安、葉、李)之一。高鑌、高鎰及其子孫,一門歷十三世,簪纓蟬聯,宋代48科取中58名進士,有“三代七登科”、“父子同金榜”的佳話,可謂佔盡風騷。其中最出名的是七世高惠連。

  高惠連(973—1068),字公溥,“幼警敏,博學無倦,與師友議論精快,晰理分明,人服其敏”。北宋咸平二年(999)中進士,由宣教郎、桂州學教授屢遷至朝奉大夫知泉州等職,在泉州曾遷州學于育材坊,以避水潦。後又遷升至巡撫、御史、兵部侍郎攝掌尚書等職,封渤海郡開國侯,賜紫衣金魚袋。年至八十懇辭乞歸,特授兵部尚書。卒年96歲。其子桂,官吉州僉判;女良,適呂惠卿。高惠連卒後,宰相王安石為撰墓誌銘,讚其“名鉅清白”,“後人仰懷,勳業赫赫”。高氏後人於安海鎮內鸚哥山(永高山)一側立祠祀之,又於安海東洋橋頭築造龍興塔,供奉高惠連塑像于內。高姓在安海成為望族,相傳大儒朱熹曾贈聯曰:“後周忠節第,有宋尚書門。”為題堂名曰“有繼堂”。泉郡周太守贈聯曰:“著姓冠巨族,人文甲一邦。”泉守王十朋讚嘆曰:“泉南一郡,不如高家一門。”

  高氏一族自遷安平以後,子孫蕃衍,往外地為官或避亂、謀生者甚眾。元末世亂,十七世高山號積簣,遷居安溪積德鄉新康里(現今大坪),傳衍子孫上下十三房,清乾隆年間又大批遷居台北一帶聚族而居。明朝有高憲、高正遷粵,開基豐、揭、潮、普等地。現高氏在閩南分佈除安海而外,還有:安溪大坪、高坪,同安高浦、劉五店,泉州潘山,石獅永寧、龍穴,南安埕邊、錦墩,晉江高坑、許坑、湖內等鄉,此外,還散居閩、粵、浙、臺、港、澳以及菲、新、馬等地。據不完全統計,共有廿餘萬之多。各派裔孫從事士農工商,各顯才華,賢才輩出,後先輝映。著名的如:

  高義(1879—1942),字子馥,原名大扁,祖自安溪遷台北。光緒二十一年(1895),日本霸佔台灣,引發台灣民眾激烈反抗。高義與賴乾、簡大獅等組織義勇軍抗擊日本佔領軍,數年血戰,後於光緒二十六年(1900)搶船內渡,不料遭漳州知府曹本璋搜捕,簡大獅被捕轉送台灣,被日本佔領軍斬首。高義遂同賴乾等在安溪長泰邊界建立反清武裝,後受撫。辛亥革命後與革命黨合作,光復泉屬各縣,積功至師長、少將參議。彌留之際,有“不見台灣收復,深以為憾”之言。

  高選鋒(1856—1944),字墀英,祖自安溪遷台北。光緒十二年(1886)考取台北府學秀才,台灣將割讓日本,選鋒與台灣諸人士上書清廷,請罷割讓台灣之議,日本侵臺後,加入抗日義軍,歷三年之久。義軍失敗,日據當局誘其接受台灣總督府委任,答應給予全臺鴉片、煙酒專賣牌照,選鋒斷然拒絕,並放棄在臺產業,舉家內渡,寓居廈門。光緒二十八年(1902)參加鄉試,中式舉人。民國初年被選為福建省議員,欲委為安溪縣知事,堅辭不就,以樂育英才及地方公益為事。

  高承烈(1904—1953),晉江安海人,少年隨父旅居菲律賓,青年時代回國讀書,就讀上海暨南大學,1926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,不久赴蘇留學,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,與伍修權、陳紹禹同班。留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,擔任共青團支部負責人,與黨中央代表周恩來、瞿秋白有過交往。1930年回國,翌年受第三國際派遣,南渡菲律賓任共產國際遠東工作站聯絡員。擔任馬尼拉《新聞日報》總編輯,進行抗日宣傳,積極參與領導愛國華僑的抗日救亡運動,選派一批愛國華僑青年回國參加抗戰。日寇佔領菲律賓,四齣搜捕承烈未得。1945年菲律賓光復,《新聞日報》復刊,承烈仍任主編,1953年在馬尼拉失蹤,數天后,屍體在甲米地海灘被發現,死因不明。

  高銘網(1892—1958),晉江安海人,14歲入安海雅頌軒學習南音,經名師指點和潛心苦練,精通南音指譜、曲藝及各種樂器,名傳一方。1929年應菲律賓長和郎君總社之聘,往任該社教授,培養不少南音英才,在菲律賓南音界被尊為“一代宗師”。 1955年回安海定居,繼續從事南音傳藝、研究和創作。1956年當選為晉江縣人民代表,縣政協委員,著作有《南音指譜全集》。

  高作揖(1906—1988),晉江安海人,早年渡菲律賓謀生,抗日戰爭期間,在怡朗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,組織“怡朗華僑抗日救亡會”,創辦《民族鬥爭》週刊,先後輸送會員20多人回國參加抗日活動。1955年回國,歷任安海僑聯主席,晉江縣僑聯副主席、主席,晉江縣人民代表,縣政協常委、副主席等職務。 安海高氏自北宋慶曆年間即建有文忠公祠堂,祀其五世祖高FA500.bmp。明洪武至正德間肇建高家祠堂于鸚哥山之側。明崇禎年間祠堂廢圮,祠地被人侵佔,族人聯名告官得以斷還。復於崇禎十三年(1640)戮力重建,祀號鎰三公,為合族大宗。明末清初,安平城毀於兵火,高氏祠堂亦遭毀壞。至康熙二十九年 (1690年),族人共謀興復,于康熙三十年落成.迎主安祀,嗣後經歷數次重修。1950年,祠堂被徵為公產,設安海商會于其中。此後,高氏祭祀停頓40餘年,至1992年終得討回祖祠,重建一新。

  現台北高氏宗親計有15萬人之多,多係清乾隆、嘉慶、道光年間安溪大坪往臺高氏傳裔。其先祖抵臺後,由淡水登岸,沿台北周圍的北投、景美、木柵、新店、深坑、坪林等地定居開發。經歷多年刻苦經營,生活得以安定,各房派為慎終追遠,購置田地興建祠堂,崇祀自入閩一世祖高鋼至七世祖高惠連,及肇基安海和開臺各房派祖先。編修《安平高氏族譜》,亦沿用高氏大宗自三十一世起據五行相生之理創制的字行:“培鍾派標烶,墀銘泉樹炳,堂錦洙機煊”。

  1990年,台北高氏宗親會首次組團返安溪大坪尋根,受到大坪宗親熱情接待。回臺後,積極籌捐資金,復建大坪祖祠。他們在考察安海宗祠時,見祠宇已面目全非,僅存後落。回臺後,由台灣知名人士高玉樹先生致函泉州市政府,要求收回祖祠舊址進行重建。經政府同意,以補償方式辦理歸還。1996年開始籌集資金,主體工程計費100萬元人民幣,由台北高氏諸宗親認捐,餘者費用由大陸高氏宗親籌措。兩地宗親攜手協力,進展十分順利。台北市高氏宗親會理事長高錦煌任宗祠重建委員會主席,帶頭捐獻鉅資,為重建宗祠事數十次奔波兩岸。安海高火熾先生任執行主任,認真負責工程設計施工,使重建的高氏宗祠優雅壯觀,氣勢不凡。

  高氏宗祠在繁華的五里街中段建有一座古式的山門,雙披式頂,燕尾高聳,脊梁堆塑彩色剪瓷花鳥,檐下裝飾朱漆彩繪鎏金木雕牌樓,黑漆牌匾上書“渤海傳芳”四個金字。

  進山門不遠,就看到祠堂前的石埕,埕角豎立兩根上部裝著木斗的三四丈高的旗桿,聳立半空,成為特出的標誌。埕前立一堵山字形琉璃瓦頂照墻,白石墻身上嵌著雕鐫詩、畫和“敦宗睦祖”四個金字的青石堵,正中嵌一個朱紅石材鐫出的“福”字。

  祠堂比前埕高出三級臺階,五開間兩落,坐北向南,開三通大門。廊前四根白石圓柱一字並列,木雕牌樓裝點得金碧輝煌。中門門首石匾鐫隸書“高氏宗祠”,是台灣原“總統府”,資政、“國統會”副主任委員高玉樹先生題寫。門聯:“後周忠節第,有宋尚書門。”採用前賢朱熹的題詞。祠堂門墻以雕刻故事人物的石件構築。廊頭對看堵則鐫刻詩文。石雕的內容如“文王聘太公”、 “太公返西歧”、“高懷德扶宋”、“高寵挑鐵滑車”等故事,均與高氏歷史人物有關,詩篇皆採用古代高氏詩人的佳作。

  祠內佈置莊重典雅,門廳掛著台灣知名人士高銘輝題寫的 “源遠流長”,台灣統一集團總裁高清愿題寫的“宗緒永昌”匾額。

  兩廡刊刻“安平高氏歷代字行”、“祖訓”及嵌著建祠捐資萬元以上人士的影雕像,其中台灣宗親捐資萬元以上的有39名。祠堂廳堂比天井高三級,高曠爽朗。16根鐫刻聯對的石柱森然挺立,頗有氣勢。廳內用24堵朱漆鎏金雕花籠扇隔出安放神主的寢殿,寢殿前橫楣正中高掛著朱紅立匾,上題“有繼堂”,兩旁掛著“文忠”、“兵部尚書”、“文魁”、“武魁”、“進士:等諸多匾牌,琳瑯滿目,展示著安平高氏榮耀的歷史,並啟迪兩岸族裔弘揚先德以增宗族榮光。

news2008227116471710_7055475.jpg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os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